本縣教師研習中心簡介
(一)背景緣起
本縣教師研習進修的業務是由本府教育局督學室統籌辦理,配合本縣國民教育輔導團所推展與規劃的各項教學輔導工作,為負責推廣各項研習、研討、觀摩等教師進修活動。縣政府於民國七十三年依據台灣省政府教育聽指示各縣市政府積極規畫成立「輔導中心」,選定在縣立斗南國民中學(現改為縣立斗南高級中學)校內設置「國民教育輔導中心」,輔導中心外表為地上三層樓建築,實際應用場地只限二樓一間研習會議室,場所設備因陋就簡,其餘一、三樓均為斗南國民中學專科教室及辦公室,致功能無法發揮。
近年來,在社會環境與結構急速變遷下,體認到教育改革中對教師在職進修的迫切需求與重要,乃依教育部規定與教師法、師資培育法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辦法等法源依據。及根據「雲林縣國民教育教師研習中心籌設計畫」以近程、中程、遠程之逐步規劃,為國民教育輔導團能積極展開輔導工作,細心規劃推展各項研習、研究、實驗、觀摩、諮詢及聯誼等活動,落實輔導國民教育教學正常化,增進教學效果;以及有效提供雲林縣國教同仁進修機會,整合供製應用教學資源,充實教學知能,增進教學效果。民國八十二年適逢斗六市鎮南國民小學新徵校地重新規畫建築校舍時期,納入校園整體規劃籌設「國民教育輔導中心」新館。
民國八十六年十月九日新建「國民教育輔導中心」正式開館運作,除延承同時執行國民教育輔導團工作外,並肩負縣內國民中小學教育資訊網路研究發展推廣服務使命,及支援整合教育行政各項業務推動研習服務範圍等多元功能,改名為「雲林縣教師研習中心」。
(二)設立宗旨目標
根據「雲林縣教師研習中心籌設計畫」,揭示本縣教師研習中心的籌設宗旨,具備有以下四項目標:
1.發揮國民教育輔導功能,並提供國民教育教師研習、研究、實驗、觀摩、諮詢等在職進修機會,增進教學知能,促進教學正常化。
2.推動研究發展資訊教育,製作供應教學媒體,擴增教學資源,輔導資訊融入教學,充實教學內容,引導數位化教育評鑑,有效縮短城鄉數位落差。
3.執行國民教育專案研究,辦理專業創新競賽,建立數位教學資源庫,協助教師專業成長,激勵教師專業精神。
4.支援整合教育行政研習,提供各項行政支援教學資訊機會,協助學校行政與教學相輔相成正常運作機制。
由以上目標得知,本縣教師研習中心除積極辦理各項研習進修活動,以提昇教師在專業知能上的品質外,並符合主導現代教育潮流的資訊科技為發展目標,以專業創新研發行動推展資訊教育,輔之整合教育行政推動的研習內容,促使教育行政與教學領導兩者相輔相成,達到國民教育目標。因此,本縣教師研習中心為了配合九年一貫創新課程理念的推展,除了不但舉辦各項研習進修活動之外,亦將網路資訊、數位教學資源的提供與輔導推動資訊融入教學及支援整合教育行政研習內容,列為重要目標之一,以期能為本縣全體教師提供最完備之教學資訊及資源。
(三)座標建築
本縣教師研習中心籌設成立之初,民國八十二年假本縣斗六市鎮南國民小學(地址:雲林縣斗六市南揚街六十號)新徵收校地內,配合校園整體規劃設計為獨立館舍建築,並由中央與地方教育經費補助,興建並擴充相關研習場地之軟硬體設施。於民國八十四年開始興建,八十六年完工,並於同年十月開始正式運作。
中心之總面積4034.96平方公尺,為地下一層及地上五層獨立房舍建築;亦本著未來教育與科技結合的前瞻理念,因應資訊化世界的來臨、推展資訊教育及全力提昇學校資訊融入各科輔導教學精神及校務行政電腦化,於九十年三月二十八日結合管理「本縣教育網路中心」。
本縣教師研習中心在雲林縣幅員座標上,是偏東靠山座位。在斗六市位址是東面鄰雲林縣斗六郊區,由大學路往東可直通中部第二高速公路斗六交流道;南面比鄰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由中山路可直通東西快速道路古坑系統交流道;西面緊臨斗六市商業區及雲林縣政府行政區;北面緊鄰斗六市區,可直達斗六市鬧區、火車站及中山高速公路,在交通上是十分方便。